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近期,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了《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》,对非本人名下车辆抵押车辆贷款政策进行了重要调整,以响应国家推动汽车以旧换新的号召,加大汽车消费金融支持力度。
政策变动概述
1. 贷款最高发放比例调整:自用传统动力汽车、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;商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0%,商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5%;二手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0%。
2. 新能源汽车贷款政策:对于实施新能源汽车贷款政策的车型范围,各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愿、审慎和风险可控原则,参考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》执行。
3. 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:鼓励金融机构结合新车、二手车、汽车以旧换新等细分场景,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,适当减免汽车以旧换新过程中提前结清贷款产生的违约金,更好支持合理汽车消费需求。
4. 风险控制与贷后管理:各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、风险可控前提下,结合本机构汽车贷款投放政策、风险防控等因素,根据借款人信用状况、还款能力等,合理确定汽车贷款具体发放比例、期限和利率。
非本人名下车辆抵押贷款方式
非本人名下汽车抵押贷款有两种方式:
1. 车主与借款人共同贷款:成为名义上的共贷人,共同履约还贷义务。
2. 实际用资人作为借款人:车主无需到场办理相关手续,但贷款机构可能会通过提高利息的方式,弥补经营风险。
所需手续与注意事项
1. 借款人身份证、户口簿或结婚证等身份证明资料。
2. 车辆行驶证、机动车登记证等车辆手续资料。
3. 车主本人身份证件资料。
4. 借款人授权书。
5. 借款平台要求的其他手续资料。
需要注意车辆是否正在还车贷,如果已经在还贷,就需要车子本身还有再次贷款的空间才能申请抵押贷款。
此次政策调整,旨在降低消费者购车门槛和综合购车成本,提振国内汽车消费,有利于金融机构扩大零售汽车贷款业务规模、降低运营成本。对于非本人名下车辆抵押车辆贷款,政策提供了更灵活的操作空间,但同时也强调了风险控制和合规性,确保贷款资产安全,严防贷款资金挪作他用。
汽车质押贷款如何管理贷款风险1. 贷前风险评估
在贷款前,金融机构需要对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。这包括个人征信查询、实名认证、借款人信息详情以及反欺诈验证。通过这些措施,金融机构可以设立风险预警机制,结合风险策略和风控模型,降低潜在的风险。
2. 车辆估值与管理
车辆作为质押物,其价值评估的准确性对风险管理至关重要。金融机构可以对接第三方车辆估值接口,根据车型、上牌时间、地区、行驶里程等参数评估价格,并参考新车价格和二手车平台的实时报价和成交价,以确保估值的准确性和可信度。
3. 智能风控体系
构建一个智能风控体系,对借款人的信用信息进行综合评估,形成完善的客户画像。这有助于金融机构更准确地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风险水平。
4. 押品统一管理
押品的管理应当涵盖评估登记、入库、出库、处理等环节,实现押品的标准化流程管理。这有助于确保押品的安全和合规性,减少操作风险。
5. 贷中资金安全
在贷款过程中,确保资金直接进入汽车经销商账户,以保障资金安全。采用电子签章和合同套打模式,保障合同的有效性。
6. 贷后监管与催收
贷后管理是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。金融机构可以通过GPS实时掌握车辆的移动轨迹,实现对车辆的有效监控。对于逾期客户,应实施短信、电话、人工等多项催收机制,以减少违约风险。
7. 法律风险控制
在法律层面,金融机构需要确保质押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,包括核实车辆的权属登记情况,防止重复抵押或被查封的风险。需要关注车辆的保险情况,因为它与车辆的担保价值有关。
8. 系统性风险管理
金融机构应采用业务系统进行数据化管理,提高执行力,及时发现并处理系统性风险的征兆,如利息支付拖沓、车辆轨迹反常等。
标签: